传统技艺成“流量担当”
文章来源: 梅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43次

“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现场精彩的非遗展演吸引大批市民、游客驻足欣赏。(高讯 摄)

●本报记者 刘巧

非遗表演、非遗技艺展示、“印象非遗”研学活动……“五一”假期,梅州为广大市民游客精心安排一场场非遗盛宴,推动传统技艺从“活态传承”走向“活力产业”。

“五一”假期,每当夜幕降临,“梅”好时光 客韵当潮——“梅州‘系好料’畅玩季”系列活动主会场梅城院士广场便开始载歌载舞,市、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派出非遗传承人,为市民游客现场展示梅州客家山歌、五华提线木偶、丰顺花跋舞等传统技艺。“我儿子在深圳出生成长,平时很少接触梅州传统文化。这次零距离欣赏,在拓宽眼界的同时,也让他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深圳返乡的邹先生说。

在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上演的非遗小剧场《风土·客韵》,打破传统舞台限制,演出者与观众近距离互动,带来可视、可听、可触、可参与的演出新体验。中国客家博物馆则组织三场“印象非遗”研学活动,包括“印象非遗·姓氏寻根”“陶瓷玩赏·国学养花”“雕版印刷·共享国学”,让亲子携手在非遗的魅力中传承家风家训、品味国学之美、体验雕版印刷,解锁传统技艺的全新打开方式。

非遗盛宴精彩纷呈,非遗产品也琳琅满目。梅城院士广场的非遗展示区汇聚了来自各县(市、区)的非遗产品,有兴宁逗乐西施客派鲜干、梅县客家娘酒、平远梅畲黄粄、生利德盛非遗白渡牛肉干、光德陶瓷烧制技艺非遗文创、省级非遗尚记客家盐焗鸡、广东非遗手信黄金姜糖等,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尝鲜购买。

“此次活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游客知道逗乐西施客派鲜干,市场反馈也不错,摊位上的现货时常不够,不少顾客还选择从线上下单。”县级非遗兴宁豆干制作技艺的申报单位梅州市梅一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莲告诉记者,自活动启动以来,线上线下的销售额均有明显增长。

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非遗街的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又一个非遗“打卡地”。“五一”假期,非遗婚禧大典、非遗专场表演、非遗打铁花、非遗小学堂……全天候的非遗演艺加上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市民游客享受了一场奇妙的非遗之旅。据介绍,非遗街自3月开始策划,4月22日正式开放。“非遗街集合了30多家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相关店铺,艺术台每天轮番上演最具客家特色的非遗节目。‘五一’假期,非遗街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大多来自潮州、揭阳、汕头和珠三角地区。”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策划经理饶冰表示,希望把非遗街打造成客家非遗的集合地,传播客家传统文化,带动景区发展。